在一年的硕士留学生涯中,曹同学深刻感受到西方”critical thinking”思维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,于是今天她将把最真实的英国课堂经历分享给大家~
本文重点分享内容:英国留学这一年,我是如何培养出”critical thinking”思维的?
初次接触”critical thinking”
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教育学将近一年了,不论是去周边城市旅游,还是在熬夜奋斗期末作业,这里的生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让我有了一些改变。
我也曾见过很多文章分享英国的留学生活,例如完备的教学设备,特色鲜明的图书馆,庄严肃穆的教堂,还有各种各样的童话小镇……
这些确实是留学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,然而,我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——“思维”。只要是留学的小伙伴,对“critical thinking”绝对不陌生,这个词汇会伴随整个留学生涯。
在英国的第一节课就是这个,全部都是理论。两个小时的课后,依旧很懵逼,心里想着,“啥玩意儿啊,讲这些有用吗?” 周围的小伙伴也是有同样的感受,觉得课堂上关于”critical thinking”的理论很抽象。
后来通过两件事情,才驱使我开始接触“critical thinking”。
Where is your opinion?
在第一学期,我有一门课是“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”,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交作业,所以印象特别深。
由于英国大学里,国际学生比较多,各种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混在一块上课,很容易导致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。因此,为了防止学生写作业严重跑题,或者不符合既定要求,老师会让学生提前交一个“outline”。
然后每个学生的tutor会给出反馈,帮助学生判断是否需要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修改。由于我自己的outline严格按照“现象—原因—怎么做”的逻辑,交上去后自信满满,自认为这是一个完美框架。
然而,老师的反馈竟然和我所以为的大相径庭!我不服,立马去找tutor理论。面对我长篇大论的质疑,我的tutor只是反问了我一些“为什么”的问题:
“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话题?”
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(问题)?”
“为什么你认为这些原因和现象之间存在关联性?”
“为什么你认为这项教育政策需要通过这些措施进行本土化?”
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反应,尬住!我从未想过这些问题啊!但依旧强撑着回答说:“因为我喜欢这个领域,所以我就看了这方面的论文,发现了它们都提到了这些现象,然后我就把它们都写到了文章里,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?”
接着,tutor说了让我至今都很印象深刻的一句话:“Definitely, that’s right, but where is your opinion?” 一语惊醒梦中人。
我的观点是什么呢?每个人的立场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。尽管我通过文章发现并总结出某些现象,但是那些现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本身不具有好与坏的属性。只有当那些现象作用在某个立场上,才可能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。
那么,我文章的立场是什么?那些现象和我文章的立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?这是我一开始所缺少的东西,也是我从没有思考过的东西。
如果仅仅是因为别人的文章中提到某某观点,自己就直接拿过来用,这算是抄袭。不能因为别人存在,自己的文章才存在;而应该变被动为主动,文章要因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而存在。
后来,我带着这样的反思再去审视先前的outline,发现自己一开始仅仅局限于归纳“是什么”,然而自己的论点、论据却完全没有体现。
直到那一刻,我才明白tutor的意思,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西方教育体制对个人观点的重视与尊重。
Question everything.
英国大学的作业设置很有意思。尤其是文科,老师通常会给学生几篇文章,对这篇文章进行“critical thinking”。
我周围很多小伙伴面对这样的作业一开始会很犯难,自己一个整天生产学术垃圾的渣渣,凭什么敢去评价学术大佬的文章?人家可是花了5年是时间做出来的研究成果啊!但DDL当头,不得不写。
回想第一次交作业的经验,自己的观点是进行critical thinking 的关键!于是我就把那篇文章中我认为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一下。
但是当我准备提笔写的时候,我又发现,这不就是变相地又归纳了一遍“是什么”吗?我所谓的“I think”,说到底还是作者原文的意思,我仅仅是进行了转述(interpret)。
于是我开始给自己提问题:
“为什么我会觉得这篇文章有这些优点呢?”
“为什么我会觉得这篇文章的论据不充分呢?”
在“为什么”的问题的驱使下,我不断地去找文献,去看其他学者的文章,引用理论去证明。最终,我找到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。毫无疑问,达到了老师的要求,也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分数。
那再来反思这类型作业的意图,学校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作业呢?学校既然知道学生基本都是学术小白,为什么依旧这样设置作业呢?难道真的是为难学生吗?
我觉得并不是。“questioning everything”的本质在于质疑自己,在于反思自己的认知方式。这是一种向内探索的思维训练,激发学生从内萌发出探索的动力。
如果人一味的接受外界的刺激,才做出反应,那么当外界刺激消失时,反应也会随即消失,届时谈何创造,谈何个性?只有源自人内部的动力,自我主动追寻意义,才是创新的温床。
究竟什么是”critical thinking”?
如今我即将结束在英国的一年学习,再来回顾西方教育体系的核心思想“critical thinking”,它到底是什么呢?国内常常会把它翻译成“批判性思维”,与之出现频率很高的另一个名词是“辩证性思维”。
辩证性思维很好理解,对立统一、量变与质变,否定之于否定,或者说通俗一点,要正反面去看待一个事物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。而批判性思维我更愿意理解成对辩证性思维的反思和评价——对“正反面去看待一个事物,用发展的眼光看待”的反思与评价。
换句话说,“critical thinking”就是对一切事物,都要怀有质疑精神,敢于拿理论和逻辑来质疑与论证。
那敢于质疑一切,却没有逻辑与论据的是什么呢?最典型的可能就是网络界的“键盘侠”。拿着键盘,口若悬河,却创造不出有意义的文字。可能凭着冲动与网络的保护,路见不平直接吼。看起来在“质疑一切”,却唯独没有审视自己的认知方式。谈何敢于质疑一切呢?
我不能说自己完全掌握了“critical thinking”的能力,但经过整整一年的学习,也算是有所获得。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各种各样的新闻。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解读与宣传。然而,同以前相比,如今的我在面对这些信息,会倾向于选择更加理性的态度。
对于我感兴趣的信息,我愿意付出时间去刨根问底式追究消息的来源与可靠性,然后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,或者是赞同别人的观点亦或是反驳别人的观点;
对于不感兴趣的信息,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深究的,我会把所有观点当成是一种客观存在,独立于我本身之外,认识即可;不会过多地去动用自身的情绪去轻易地对某一消息下结论,避免跟风说话。
所以,留学生活不仅仅有独特的美食,绚丽的音乐剧,如画的风景,还有要去学习的西方的思维。每一个作业设置的背后都有无数的老师对它进行打磨与评估,都有存在的意义。
最后我想说,用心去体验,去感受自己认知方式的变化,我想这才是留学最核心的意义所在。希望所有的学子都可以有所获得!
原创文章,作者:duewriting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uewriting.com/1924.html